自動化瀏覽器指的是能自動操作瀏覽器並模擬人類互動(載入頁面、點按、填表、執行 JS、截圖、抓資料等)的工具或框架。它們有完整的瀏覽器引擎(Chromium、Firefox)或用 headless(無畫面)模式執行,能處理 SPAs、JS 驅動的內容與動態渲染。
你看到的爬蟲、外掛、黃牛搶票等等都是要用到自動化瀏覽器
常見工具
Selenium:跨瀏覽器、語言支援廣(Python/Java/JS)。一般人爬蟲常用。
Puppeteer:Google 出的 Node.js 對 Chromium 的控制庫,適合抓動態頁面、截圖、產生 PDF。
Playwright:微軟的,支援 Chromium/Firefox/WebKit,多頁與自動重試能力強。推薦做測試與爬取。
Headless browsers(如 headless Chrome、headless Firefox):用於無頭執行,提高速度,但很容易被擋。
工具套件:例如 puppeteer-extra + stealth 插件、undetected-chromedriver,會嘗試降低被檢測機率。
自動化瀏覽器能做什麼(使用案例)
E2E測試 / 自動化 QA
自動化用戶流程(登入、表單送出、流程驗證)、CI/CD pipeline 中的回歸測試。
動態網頁抓取(Web scraping)
抓取 AJAX / SPA 渲染的資料,或需執行 JS 才能取得的內容(例如商品價格、即時報表)。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自動化辦公
自動填表、批次處理網頁操作、資料同步(與傳統 API 結合)。
安全測試(Web App 安全掃描)
模擬真實瀏覽器行為以確認 XSS、CSRF 等漏洞是否會在真實環境觸發;或測試 WAF/防護邏輯。
網站監控/可用性檢查
週期性截圖、性能指標(載入時間)、視覺回歸(screenshot diff)。
截圖/產生 PDF / SEO 頁面快照
供審查或自動化報告使用。
自動化填單與交易流程(含商務自動化)
例如自動下單、填寫申請表(注意法律與條款)。
可及性測試 / 互動錄製
模擬鍵盤操作、測試輔助工具行為。
常見技術選擇與策略
若要 真實性高:用 Playwright / Puppeteer 啟 real/headed Chrome profile,並搭配真實 user profile、cookie、fonts、時區與代理(residential proxy)會比較像人。
若要 速度與規模:用 headless 模式並水平平行化(但會提高被偵測風險)。
若要 降低被檢測:使用 stealth 插件(但注意:很多防護商會專門針對這些 evasions 進行 counter-detections)。
模擬人類互動:隨機延遲、模擬滑鼠移動、滾動、間歇停留,能降低行為式檢測觸發率。
合法性/合規性:遵守 robots.txt、網站條款、與法律;避免未授權存取或自動化濫用。
順帶一題要是你家網速太慢爬什麼都像正常使用者在瀏覽的話你也不用特別寫延遲與隨機點擊了喔
簡單範例(Playwright 與 Selenium)
Playwright (Node.js) — 取得頁面並截圖
// npm i -D playwright
const { chromium } = require('playwright');
(async () => {
const browser = await chromium.launch({ headless: false }); // headful for more "human-like"
const page = await browser.newPage();
await page.goto('https://example.com', { waitUntil: 'networkidle' });
await page.screenshot({ path: 'example.png', fullPage: true });
await browser.close();
})();
Selenium (Python) — 簡單登入自動化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from selenium.webdriver.chrome.service import Service
from webdriver_manager.chrome import ChromeDriverManager
from selenium.webdriver.common.by import By
options = webdriver.ChromeOptions()
options.add_argument("--start-maximized")
driver = webdriver.Chrome(service=Service(ChromeDriverManager().install()), options=options)
driver.get("https://example.com/login")
driver.find_element(By.NAME, "username").send_keys("myuser")
driver.find_element(By.NAME, "password").send_keys("mypass")
driver.find_element(By.CSS_SELECTOR, "button[type=submit]").click()
driver.quit()
風險、倫理與法律注意
繞過安全防護(WAF/CAPTCHA)進行未授權存取或資料擷取,在多數情況下違反網站使用條款,甚至觸犯法律。
尤其台灣之前那個罰到一億元的有夠扯,我這輩子都沒看過這麼多錢ㄎㄎ
安全測試/滲透測試:在未取得明確授權前,不要對第三方系統做攻擊性測試。若要測試 WAF/指紋,務必有書面同意。
資料隱私:保護抓取到的敏感資料與個資,遵守當地法規(例如個資法、GDPR 類型的規範)。